迈向现代化强国的发展密码——习近平经济思想的时代特质和实践价值(中)
编者按:《迈向现代化强国的发展密码——习近平经济思想的时代特质和实践价值》是新华社国家高端智库推出的智库报告,报告从哲学、方略、战术、全球视野等维度聚焦习近平经济思想,探寻习近平经济思想的实践之源。新华社研究院官方微信订阅号今天播发报告第二章、第三章,以飨读者。 |
第二章 以高质量发展全面推进中国式现代化——习近平经济思想的实践方略
中国式现代化扎根中国大地,切合中国实际。我们要始终把国家和民族发展放在自己力量的基点上、把中国发展进步的命运牢牢掌握在自己手中,坚定信心、守正创新,奋力谱写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新篇章。[1] ——习近平 |
中共二十大报告提出,“高质量发展是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首要任务。”扎实推进中国式现代化建设,实现高质量发展是本质要求之一。
从方略维度看,面对世界百年未有之大变局加速演进的复杂严峻环境和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繁重任务,习近平经济思想立足新发展阶段、贯彻新发展理念、构建新发展格局,以高质量发展为主题,为奋力推进中国式现代化指明了实践路径。
2.1 以新发展阶段锚定发展新方位
方位决定方向,方向指引未来。正确把握中国发展所处的历史方位和发展阶段,是中国共产党明确阶段性中心任务、制定路线方针政策的根本依据,也是不断取得发展胜利的重要经验。
进入新发展阶段,是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历史进程的大跨越。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实现第一个百年奋斗目标之后,我们要乘势而上开启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新征程、向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进军,这标志着我国进入了一个新发展阶段。”[2] 新发展阶段是中国共产党带领人民迎来起来、富起来到强起来历史性跨越的新阶段,是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向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进军的阶段。这是中国经济社会发展中一个新的历史方位,具有里程碑意义。
全面把握新发展阶段,要锚定发展新方位,以辩证思维看待新机遇新挑战。既要清醒认识前进道路上的困难挑战,更要看到中国具有育先机开新局的优势和条件。尽管面临百年变局叠加世纪疫情、保护主义和单边主义上升、全球产业链供应链遭受冲击等更趋复杂的外部环境和产业瓶颈、城乡差距、资源环境约束等内部挑战,中国经济有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体制优势,有超大规模市场的需求优势,有产业体系配套完善的供给优势,有勤劳智慧的广大劳动者和企业家等人力优势,“时与势在我们一边”[3]。
全面把握新发展阶段,用好高质量发展的“金钥匙”,推动经济实现质的有效提升和量的合理增长。当前,中国与发达国家在许多经济和民生指标方面仍有较大差距,经济社会发展的不平衡不充分问题集中体现在发展质量上。推动高质量发展, 要把经济发展的质和量有机统一起来,通过质的有效提升引领量的合理增长,通过量的合理增长支撑质的有效提升,为推进中国式现代化奠定坚实的物质基础。
立足新方位,开启新征程。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中国发展仍然处于重要战略机遇期,要科学把握新发展阶段的深刻内涵, 增强机遇意识和风险意识,充分调动一切积极因素,任凭风云变幻,坚定不移办好自己的事,坚持把国家和民族发展放在自己力量的基点上,坚持把中国发展进步的命运牢牢掌握在自己手中。
2.2 以新发展理念引领高质量发展
理念是行动的先导,一定的发展实践都是由一定的发展理念来引领的。习近平总书记强调,“党的十八大以来我们对经济社会发展提出了许多重大理论和理念,其中新发展理念是最重要、最主要的。”[4]
发展理念是管全局、管根本、管方向、管长远的东西。中共十八届五中全会明确提出了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的新发展理念,全面开启关系中国发展全局的深刻变革。创新发展注重解决发展动力问题,协调发展注重解决发展不平衡问题,绿色发展注重解决人与自然和谐问题,开放发展注重解决发展内外联动问题,共享发展注重解决社会公平正义问题。新发展理念回答了关于发展的目的、动力、方式、路径等一系列理论和实践问题。
高质量发展是体现新发展理念的发展。习近平经济思想倡导从根本宗旨把握新发展理念,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是高质量发展的根本原则和必然要求;倡导从问题导向把握新发展理念, 比如,强调“重大科技创新成果是国之重器、国之利器”[5],要针对中国经济创新能力不强的“阿喀琉斯之踵”,破解“卡脖子” 难题,努力实现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强;倡导从忧患意识把握新发展理念,强调中国发展面临的内外部风险空前上升,必须增强忧患意识,坚持底线思维,随时准备应对更加复杂困难的局面。
贯彻新发展理念是新时代中国发展壮大的必由之路。当前, 中国发展面临许多新的重大理论和实践问题。新发展理念是一个整体,要完整把握、准确理解、全面落实,贯彻到经济社会发展全过程和各领域,实现创新成为第一动力、协调成为内生特点、绿色成为普遍形态、开放成为必由之路、共享成为根本目的的高质量发展,推动经济发展质量变革、效率变革、动力变革。
2.3 以新发展格局重塑发展新优势
格局决定全局。作为习近平经济思想的重要内容,加快构建以国内大循环为主体、国内国际双循环相互促进的新发展格局,是中国应对新发展阶段机遇和挑战、贯彻新发展理念的战略选择,是把握未来发展主动权的战略性布局和先手棋。
2020 年 4 月 10 日,习近平总书记在中央财经委员会第七次会议上首次提出“新发展格局”这一概念。2020 年 10 月, 中共十九届五中全会将“构建新发展格局”写入“十四五” 规划和 2035 年远景目标建议,并对加快构建新发展格局作出部署。
从历史逻辑看,构建新发展格局是对中国客观经济规律和发展趋势的自觉把握。大国经济的特征都是内需为主导、内部可循环。经过改革开放 40 多年的发展,中国已经成为全球第二大经济体和制造业第一大国,国内经济循环同国际经济循环的关系客观上早有调整的要求。这是中国提出构建新发展格局的首要考虑。
现实逻辑看,构建新发展格局是在新冠疫情全球大流行处在上升期的背景下提出的。世界进入新的动荡变革期,面对更趋复杂多变的外部环境,如果固守“两头在外、大进大出” 的旧思路,就难以化解外部冲击和外需下降带来的影响。只有立足自身,更多依靠国内循环实现经济发展,才能任由国际风云变幻,始终充满朝气地生存和发展下去。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近年来,构建新发展格局扎实推进, 取得了一些成效,思想共识不断凝聚、工作基础不断夯实、政 策制度不断完善,但全面建成新发展格局还任重道远。”[6] 广交会、进博会、服贸会、消博会等国家经贸盛会的成功举办表明, 未来一个时期中国国内市场主导经济循环的特征会更加明显, 经济增长的内需潜力会不断释放。坚持问题导向和系统观念, 搞好统筹扩大内需和深化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加快科技自立自 强步伐,打造自主可控、安全可靠、竞争力强的现代化产业体系, 全面推进城乡、区域协调发展,进一步深化改革开放,中国有 条件有信心以新发展格局增强生存力、竞争力、发展力、持续力, 在变局中赢得主动、赢得优势、赢得未来。
2.4 以深化改革开放激活发展动力
改革开放是决定当代中国命运的关键一招。2012 年 12 月, 习近平担任中共中央总书记后赴地方考察第一站便来到中国改革开放标志性城市——广东深圳,以此向世界宣示中国“改革不停顿、开放不止步”的决心。
1978 年,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拉开了中国改革开放的帷幕。2013 年,又一个划时代的三中全会——中共十八届三中全会吹响了新时代全面深化改革的号角。会上通过《中共中央关于全面深化改革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明确全面深化改革的五大体制改革要点。改革部署全面系统,从以经济体制改革为主到全面深化经济、政治、文化、社会、生态文明体制和党的建设制度改革各个方面;改革导向一以贯之,反复强调“老百姓关心什么、期盼什么,改革就要抓住什么、推进什么,通过改革给人民群众带来更多获得感”[7];改革落地大刀阔斧,机构改革涉及 180 余万人、核减 21 个部级机构。各方面共推出 2000 多个改革方案,改革目标任务总体如期完成。
经济体制改革紧紧围绕使市场在资源配置中起决定性作用和更好发挥政府作用逐步深化,社会主义基本经济制度不断巩固,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逐步完善,焕发出空前的生机与活力。从“毫不动摇巩固和发展公有制经济,毫不动摇鼓励、支持、引导非公有制经济发展”,到构建全国统一大市场,建设高标准市场体系……高水平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加快构建,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的动力和活力不断增强。
开放已经成为当代中国的鲜明标识。过去中国经济发展是在开放条件下取得的,未来中国经济实现高质量发展也必须在更加开放条件下进行。中共十八大以来,面对全球化逆风和回头浪,习近平总书记坚定指出,“中国开放的大门不会关闭, 只会越开越大”“共建创新包容的开放型世界经济”。中国在对外开放中展现大国担当,成为世界经济增长的主要稳定器和动力源,不断以中国新发展为世界提供新机遇。10 年来,提出共建“一带一路”倡议、设立自由贸易试验区和自由贸易港等一系列高水平开放举措落地生根,建设开放型世界经济等一系列重要理念和主张开花结果。
实现高质量发展,必须在更高起点上深化改革开放。未来, 要瞄准重点领域和关键环节持续攻坚,不断解放和发展社会生产力,激发高质量发展的动力源泉;要以更加积极主动的姿态走向世界,实施更大范围、更宽领域、更深层次对外开放,建设更高水平开放型经济新体制,形成国际合作和竞争新优势。
2.5 以重大国家战略开辟发展空间
战略问题是一个政党、一个国家的根本性问题。中共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针对关系全局、事关长远的问题,亲自谋划、亲自部署、亲自推动实施了乡村振兴、区域协调发展、以人为核心的新型城镇化等国家重大发展战略,以重点突破带动各项工作,为中国式现代化提供坚实战略支撑。
960 万平方公里土地上,着眼“千年大计、国家大事”设立雄安新区,立足“千秋大计、复兴伟业”擘画长江经济带发展、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江河战略”,打造京津冀、长三角、粤港澳大湾区三大高质量发展“动力源”……习近平总书记全局谋划、顶层设计,因地制宜、分绘蓝图,中国经济版图气象万千。
联通东中西,协调南北方。西部大开发形成新格局,东北全面振兴取得新突破,中部地区加快崛起,东部地区加快推进现代化,革命老区、民族地区、边疆地区生产生活条件大幅改善……随着一系列区域协调发展战略落地实施,中国不同地区比较优势有效发挥,区域发展平衡性协调性明显提高。
中共二十大报告指出,“构建优势互补、高质量发展的区域经济布局和国土空间体系”,对新发展阶段区域发展和空间治理作出重大部署,为推动区域协调发展、完善空间治理指明前进方向、提供根本遵循。确保重大部署落到实处、取得实效, 关键在于举国同心下好全国一盘棋,在解决突出问题中实现战略突破,在把握战略全局中推进各项工作,不断开创高质量发展新局面。
夯基垒台,立柱架梁。一系列大手笔大方略落子成棋、连接成势,以重点领域和重点区域发展战略形成多维度支撑,以关键环节战略着力推动重点领域和重点区域发展实现战略突破, 构建形成统一衔接、层次清晰、关联紧密、支撑有力的战略体系, 是习近平经济思想的集中体现,开辟出中国经济发展的广阔新空间。
2.6 以统筹发展和安全把握主动权
发展和安全,如一体之两翼、驱动之双轮。安全是发展的前提,发展是安全的保障。统筹发展和安全,是习近平经济思想的重要内容。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统筹发展和安全,增强忧患意识, 做到居安思危,是我们党治国理政的一个重大原则。”[8] 中共十八大以来,面对世所罕见、史所罕见的风险挑战,习近平总书记深刻洞察时代发展大势,准确把握历史发展趋势,创造性提出总体国家安全观,坚持将国家安全贯穿到党和国家工作各方面、全过程,同经济社会发展一起谋划、一起部署,从全局和战略高度作出一系列重大决策部署。
坚持发展和安全并重,推动高质量发展和高水平安全动态平衡。面对严峻的粮食和能源安全形势,抓住种子和耕地两个要害,落实藏粮于地、藏粮于技战略,推动能源生产和消费革命, 确保始终端牢粮食和能源饭碗;面对世界经济不确定性不稳定性,瞄准关键核心技术解决“卡脖子”问题,实施强链补链行动, 确保产业链供应链稳定安全;面对经济金融风险隐患,着力加强风险源头管控,完善金融安全防线和风险应急处置机制,积极防范化解地方政府债务风险,守住不发生系统性风险的底线;面对新冠疫情带来的影响冲击,更好统筹疫情防控和经济社会发展。
推进中国式现代化,是一项前无古人的开创性事业,必然会遇到各种可以预料和难以预料的风险挑战、艰难险阻甚至惊涛骇浪,必须做好应对一系列新风险挑战的准备,把困难估计得更充分一些,把风险思考得更深入一些,更好统筹发展和安全, 居安思危、未雨绸缪,敢于斗争、善于斗争,有效防范化解各类重大风险,实现高质量发展和高水平安全的良性互动。
第三章 经济治理现代化的中国智慧——习近平经济思想的科学方法
我们党要团结带领人民实现“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必须不断接受马克思主义哲学智慧的滋养,更加自觉地坚持和运用辩证唯物主义世界观和方法论,增强辩证思维、战略思维能力,努力提高解决我国改革发展基本问题的本领。[9] ——习近平 |
辩证唯物主义与历史唯物主义是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的世界观和方法论。习近平经济思想之所以管用、好使,在于坚持和运用马克思主义世界观方法论,不断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中汲取智慧。
从战术维度看,习近平经济思想指明做好经济工作的科学方法,其中包含的坚持稳中求进工作总基调,坚持实事求是、尊重规律,坚持问题导向和目标导向,增强战略思维、历史思维、辩证思维、系统思维、创新思维、法治思维、底线思维能力, 为做好经济工作提供科学方法和系统工具。
3.1 把握好稳和进的关系——稳中求进 以进固稳
古人常说,欲速则不达。行稳才能致远,有进才能固稳。稳与进的辩证统一,蕴含在中国传统文化智慧之中。
中共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将“稳中求进”从经济领域的指导方针上升到治国理政的重要原则,进一步拓展丰富了“稳”与“进”的内涵。
中国是一个大国,决不能在根本性问题上出现颠覆性错误。稳中求进,既是稳固大局、定国安邦之道,也是开拓创新、求新求变之举。习近平总书记指出:“我们做工作就要以稳求进、以进固稳,经济发展是这样,社会发展也是这样。”[10]
稳中求进,蕴含着中国共产党一切从实际出发、实事求是、尊重规律的思想理念,体现了坚持系统观念、底线思维的唯物辩证法。中国改革开放 40 多年,既全面又渐进,摸着石头过河, 坚持试点先行,取得经验后在面上推开,这就是稳中求进的生动实践。中共十八大以来,面对国内外诸多风险挑战和深刻变化, 中国坚持稳中求进工作总基调,迎难而上,开拓进取,取得历史性成就,发生历史性变革。
“稳”是主基调,是大局。经济发展进入新常态,习近平总书记鲜明指出,“在稳的前提下要在关键领域有所进取,在把握好度的前提下奋发有为”[11]。中国紧抓保持经济社会大局稳定这个关键:扎实做好“六稳”“六保”,确保经济增长、就业、物价不出现大的波动,守住不发生系统性风险的底线;因时因势优化调整疫情防控措施,有效应对全球多轮疫情冲击,走出一条精准统筹疫情防控和经济社会发展的辩证之道。新冠疫情暴发 3 年多来,中国经济运行总体在合理区间,经济总量从突破 100 万亿元跃升至 120 万亿元以上,经济增速在世界主要经济体中保持领先,中国经济仍然是世界经济增长的重要动力源,以坚实的“稳”为调结构、促改革创造稳定宏观环境。
“进”是硬道理,是方向。逆水行舟,不进则退,“进” 的关键是在贯彻新发展理念、构建新发展格局、推动高质量发展上取得新进展、新突破、新成效。坚持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 把实施扩大内需战略同深化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有机结合起来, 坚定不移深化改革开放,攻克一个又一个难关,打赢一场又一场攻坚战,牢牢把握发展主动权,以更全面的稳推动高质量的进,中国经济巨轮在风高浪急中展现韧性、扬帆奋进,开启“两个奇迹”的新航程。
3.2 把握好危和机的关系——危中寻机 化危为机
中华民族素有危中寻机、化危为机的辩证思维和传统智慧。《道德经》云:“祸兮,福之所倚;福兮,祸之所伏。”《庄子》说:“安危相易,祸福相生。”中华民族将一次次危难转变成前进的契机和动力,展现出绝处逢生、化险为夷、转败为胜的壮丽风景。
百年变局与世纪疫情交织叠加,世界进入新的动荡变革期;国内改革发展稳定面临不少深层次矛盾躲不开、绕不过。中国发展进入战略机遇和风险挑战并存、不确定难预料因素增多的时期。深刻洞察时与势,准确把握危与机,习近平总书记强调:“危和机总是同生并存的,克服了危即是机”[12]“勇于开顶风船, 善于化危为机”[13],在应对重大挑战、抵御重大风险、克服重大阻力中凝聚起全党共识,展现未雨绸缪、把握发展主动权的治理智慧。
准确识变,善于危中寻机。疫情给旅游、交通、航空、餐饮等行业造成巨大冲击,但医药保健、数字经济等领域加快发展。认清大势、把握规律,中国抓住机遇布局新产业、开辟新赛道、抢滩新蓝海。2021 年中国数字经济规模达到 45.5 万亿元,数字经济已成为推动中国经济增长的主要引擎之一。
科学应变,善于化危为机。美国逆历史潮流单方面挑起针对中国的贸易战,并延伸至金融、科技、国际舆论等领域。中国不信邪、不怕鬼、不怕压,知难而进、迎难而上,坚定捍卫自身权益,集中精力办好自己的事,坚决打赢关键核心技术攻坚战,坚定不移深化改革开放,为自身发展赢得更多空间。2013 年至 2022 年,中国实际利用外商直接投资金额从 1175.9 亿美元增长至 1891.3 亿美元,始终位居全球前两位。中国基础研究和原始创新不断加强,2019 年至 2021 年专利合作条约(PCT)国际专利申请量连续三年位居世界首位。
主动求变,善于创造机遇。经济全球化遭遇逆流,国际经济循环格局发生深度调整,疫情加剧逆全球化趋势。习近平总书记察势驭势,提出加快构建新发展格局的重大战略任务, 立足国内、联通国际,凸显下好先手棋、打好主动仗的战略考量。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要深刻认识新发展阶段,深刻认识新发展阶段的新特征新要求,积极主动迎接挑战,发扬斗争精神, 努力化危为机。[14] 把握好危与机的关系,就是增强忧患意识, 坚持底线思维,坚定斗争意志,增强斗争本领,以正确的战略策略应变局、育新机、开新局,依靠顽强斗争打开事业发展新天地。
3.3 把握好供和需的关系——相互促进 动态平衡
供给和需求是经济发展的一体两面,是经济学的永恒命题。既是世界市场,也是世界工厂。中国拥有 14 亿多人口,中等收入群体超过 4 亿人,是世界上最有潜力的超大规模市场;拥有世界上规模最大、门类最齐全的制造业体系,拥有支撑国内国际双循环的强大供给能力。把握好供需关系,对中国经济至关重要。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供给侧和需求侧是管理和调控宏观经济的两个基本手段。[15] 中共二十大报告提出,“把实施扩大内需战略同深化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有机结合起来”——这是基于国内外发展环境变化和新时代新征程中国共产党的使命任务提出的重大战略举措,体现了习近平经济思想对供需关系的深刻把握。
把握好供需关系,要找准主要矛盾和矛盾的主要方面。中国经济发展进入新常态,经济运行主要矛盾从总需求不足转变为供给结构不适应需求结构的变化,矛盾的主要方面转到供给侧。中国适时提出实施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主要通过改革的办法, 优化要素配置来提高供给体系质量和效率,更好适应、引领和创造新需求。
实施扩大内需战略是应对外部冲击、稳定经济运行的有效途径。世界经济复苏乏力,外需可能进一步波动收缩,一些国家试图通过脱钩断链等方式,阻碍中国经济发展和结构升级。从国内看,中国经济面临需求收缩、供给冲击、预期转弱三重压力,全要素生产率提高受到制约,亟待从供需两端发力,既扩大有效需求,又推动生产函数变革调整,塑造新的竞争优势。2022 年,中国新能源汽车产销量分别达 705.8 万辆和688.7 万辆,同比增长 96.9% 和 93.4%,连续 8 年全球产销第一——这是中国把握供需关系的鲜明注脚,充分体现了中国制造的布局蓄势、超大规模市场的潜力释放,在供需关系的良性互动中培育新的经济增长点。
中共十八大以来,把实施扩大内需战略同深化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有机结合起来,重在畅通国内大循环,重在突破供给约束堵点,重在打通生产、分配、流通、消费各环节,重在培育完整内需体系,加快形成需求牵引供给、供给创造需求的更高水平动态平衡,为高质量发展提供有力支撑。
3.4 把握好内和外的关系——联通内外 畅通循环
内和外是物理方位,也是矛盾的主和次。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中,既有自强不息的美德,也有兼济天下的胸怀,闪耀着融通内外的智慧。
习近平总书记高度重视中国与世界的关系,在二十届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委同中外记者见面时强调:“中国发展离不开世界,世界发展也需要中国。”[16]“我们将坚定不移全面深化改革开放, 坚定不移推动高质量发展,以自身发展为世界创造更多机遇。”[17]
“形成以国内大循环为主体、国内国际双循环相互促进的新发展格局”[18],就是习近平经济思想中关于内和外关系辩证思考的集中体现。
把握好内和外的关系,立足点要放在自身。
习近平总书记深刻指出,我们只有立足自身,把国内大循环畅通起来,努力炼就百毒不侵、金刚不坏之身,才能任由国际风云变幻,始终充满朝气生存和发展下去,没有任何人能打倒我们、卡死我们。[19]
中国正处在愈进愈难、愈进愈险而又不进则退、非进不可的时候,必须准备经受风高浪急甚至惊涛骇浪的重大考验。坚持把国家和民族发展放在自己力量的基点上,坚定不移推动高质量发展,始终以自身发展的确定性应对外部环境的不确定性。
把握好内和外的关系,关键是推进高水平对外开放。
中国以开放促改革,积极营造市场化、法治化、国际化一流营商环境,稳步扩大规则、规制、管理、标准等制度型开放, 依托超大规模市场优势,以国内大循环吸引全球资源要素,增强国内国际两个市场两种资源联动效应。
习近平总书记深刻指出,“一个是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战略全局,一个是世界百年未有之大变局,这是我们谋划工作的基本出发点。”[20] 习近平经济思想从统筹“两个大局”的战略高度把握内和外的关系,在世界经济格局调整演变中赢得发展机遇,以高质量发展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奠定坚实基础。
3.5 把握好破和立的关系——统筹谋划 先立后破
破与立,是关于事物变革创新的一对辩证关系,蕴含着古代先贤破立并举、革故鼎新的智慧之道,展现事物发展在破立中前进的基本规律。
面对经济社会发展多重任务要求,习近平经济思想注重统筹好“破”与“立”的关系。在实践中,把握好“立”和“破” 的节奏,不简单地以“破”代“立”,也不片面地强调“破字当头”。习近平总书记强调“既要勇于‘破’,又要善于‘立’”[21],辩证取舍、推陈出新。
破立之道,在于统筹谋划,把树立全局观念与实现重点突破结合起来,从系统论出发优化经济治理方式。
敢破敢立,破立并举;不破不立,大破大立。改革创新的过程,实质就是“破与立”的过程。中共十八大以来,中国持续破旧立新,既有大刀阔斧的“破”,更有统筹谋划的“立”, 彰显“全局和局部相配套、治标和治本相结合”的智慧。例如,立新发展理念,破简单以 GDP 论英雄;立供给侧结构性改革, 破供需结构性失衡;以全面深化改革“破”深层次体制机制障碍, 以中国之制“立”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
破立之辩,在于先立后破,而非未立先破。
“不能把手里吃饭的家伙先扔了,结果新的吃饭家伙还没拿到手,这不行。”2022 年 3 月全国两会上,习近平总书记来到内蒙古代表团参加审议,谈到“稳妥推进碳达峰碳中和工作” 时指出:“绿色转型是一个过程,不是一蹴而就的事情。要先立后破,而不能够未立先破。”
面对国际能源市场剧烈波动,中国立足以煤为主的国情, 守牢能源安全底线,积极稳妥推进碳达峰碳中和,实现能源安全稳定供应,为经济社会稳定发展提供支撑。
新征程上,发展不平衡不充分问题仍然突出,更要把握好破和立的关系,以问题为导向、坚持系统观念,在破立之间为高质量发展闯出新路。
3.6 把握好远和近的关系——立足当前 着眼长远
事必有法,然后可成。中国共产党带领人民从一个胜利走向另一个胜利的密码之一,在于立足当下、谋定长远。
从“两步走”设想到“三步走”发展战略,从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到全面建成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分两步走”总的战略安排,从“一五”计划到“十四五”规划,都体现了中国共产党充分发挥集中统一领导的政治优势,根据长远战略制定阶段性目标,作出阶段性规划,有效协调整体利益和局部利益、长远利益和眼前利益,团结各方为了实现共同目标一起努力。正是循着这样的逻辑,中国式现代化的宏伟目标正一步步变成现实。
习近平总书记高度重视统筹当前和长远,指出“对当务之急, 要立说立行、紧抓快办,不能慢慢吞吞、拖拖拉拉。对长期任务,要保持战略定力和耐心,坚持一张蓝图绘到底,滴水穿石, 久久为功”[22]。2022 年底中央经济工作会议强调,要更好统筹当前和长远,既要做好当前工作,又要为今后发展做好衔接。
道阻且长,行则将至。习近平经济思想在很多谋定长远的工作中都高度重视远和近关系的把握。落实中共二十大确定的目标任务,习近平总书记指出“既要狠抓当前,又要着眼长远, 多办打基础、利长远的事”[23];深入推进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强调“从化解当前突出矛盾入手,从构建长效体制机制、重塑中长期经济增长动力着眼”[24];推动共同富裕,强调“要坚持循序渐进,对共同富裕的长期性、艰巨性、复杂性有充分估计,鼓励各地因地制宜探索有效路径,总结经验,逐步推开”[25]。
以中国式现代化全面推进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是一个长期的历史过程,既要只争朝夕,也要久久为功。向着建成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美丽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中国共产党带领中国人民开启了新的伟大远征。